top of page

新醫學保健

癮,駛往地獄的列車,該如何跳下?:沈迷於毒品、菸癮、酒癮、工作或是古典音樂唱片,某種程度的強迫症、焦慮、執意,都可能是成癮
    作者: 嘉柏‧麥特

    出版日期:2020/10/2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9528757
    印刷:黑白 頁數:464頁
    定價:580元
癮,駛往地獄的列車,該如何跳下?:沈迷於毒品、菸癮、酒癮、工作或是古典音樂唱片,某種程度的強迫症、焦慮、執意,都可能是成癮

本書簡介

心理學必讀教科書
「癮」,是罪?是病?還是一種傷痕?

獲頒加拿大最高榮譽平民勳章的嘉柏‧麥特GABOR MATÉ對成癮感性而科學的診斷

  ▶ 《波特蘭旅館》的人們
  一個成癮者之所以造成,以及他所面臨的困境,從來不只有藥物問題。

  波特蘭旅館是加拿大一個提供協助與支持藥(毒)癮者的計畫,在爭議聲中堅持提供成癮者戒毒用藥品、精神科藥物和愛滋病藥物,以及成癮者同時也迫切需求的其他醫療診治、食物、各種生活打理與重建社交生活。

  這過程從圈外人看總認為沒有意義。因為進出旅館的人們往往反覆再反覆的出現,直到死去。

  ▶ 癮,它來自於試圖改善生活體驗,而這通常有其雙面性
  然而,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或許能消弭一些常見的誤解。

  成癮無關乎身份或地位,癮的對象可能是物品或行為,它可以是工作狂、無法節制的購物、運動、或整形、甚至一般人不自覺是癮的收藏(作者即是古典音樂唱片成癮),也可以是菸癮、藥癮、毒癮。

  這是一種希望改變平常生活的要素,當人沈迷於造就情緒上的衝動,並滿足渴望的瞬間,就是癮帶來的樂趣所在,在這行為造成妨礙或傷害而難以停止時,就是上癮了。

  但無論是波特蘭旅館流連於不同藥癮的底層人們,或者是一般的人們,成癮是人的問題,藥物不是主因。

  美國研究報告指出在戰場上,隨處可見的屍體和敵方攻來的壓力雙重夾擊造成使用藥物並成癮的士兵佔了一大部分。而這其中回國的士兵中成癮者高達20%,但他們出發前達到成癮標準的卻不到1%。

  ▶ 成癮者追求的,只是腦部的化學物質
  麥特醫生試圖透過腦部造影一窺腦部運作樣貌,並對照大規模的研究結果檢視何種遺傳特性導致成癮、以及生活經歷如何影響成癮者的腦部路徑。

  無論是購物、開車、性、飲食、運動等等,無論是出於天性或刻意作為,跟藥癮者腦內啟動的部位是相同的。然而上癮並不是好比病毒入侵身體,其源頭是一套複雜的神經和情感機制。成癮並不是一種疾病,把成癮看成疾病都是縮小他的醫學問題。

  更具體地說,成癮者不是對上癮的事物成癮,他們耽溺的是多巴胺和腦內啡所給予的反饋,由於腦內多巴胺系統與腦內啡系統變得不敏感、失去正常調節與運作迴路等因素,因而陷入看不見終點的渴求。然而借助化學物質產生的「嗨」的感覺後,也會對腦部造成長期影響,如此惡性循環,被改寫的大腦讓人猶如墮入餓鬼道,驅動著成癮者深陷難以填滿的渴望或空虛:

  ● 當藥物駕馭了成癮者未發育完成的腦部機制,一位成癮者自述:對外展現出來的自我,就是一個一直被拘束的小孩。他的行為和腦部幾乎無法發展成熟。

  ● 多年受到藥物影響後,成癮者的眼窩額葉皮質鼓勵他採取自我傷害的活動。

  尼克,從小和他的雙胞胎兄弟一起被他們的父親不斷碎念垃圾等負面用語。他的雙胞胎兄弟在青年時期因不堪負荷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尼克,長大後成為了成癮者。

  科學文獻幾乎一致認為藥物成癮是慢性腦部症狀。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沒有人會去指責他們的關節炎復發,其中道理就在於復發就是慢性疾病的特徵之一。

  ▶ 成癮歷程時常來自於幼年經歷、與生活的高度壓力
  然而成癮不是無端產生的,麥特醫生對於容易成癮的敏感個體,其成癮人格有了精闢的評語:愛的劣質替代品。
  就如同一個天才若降生在沒有語言的世界,可能終其一生也不會講話。腦部神經連結與迴路的建立,極大部分受到環境的影響。作者認為成癮亦然。

  嬰兒孩童時期所建立的情感將影響成人後的大腦;對於有長期重度物質依賴的成年人,多數在嬰兒或孩提時期面臨壓力或困境,導致成癮傾向在他們的腦在早期人生階段就被編碼了。即使對孩子疼愛有加,因為壓力或憂鬱無暇陪伴、撫觸孩子的父母,哪怕他們付出在多關愛,他們的負面情感模式仍舊會影響子女的腦部發育。

  然而成癮者往往無法看清這源頭與童年經歷的關聯,甚至不敢面對過往遭遇。

  作者嬰兒時期曾差點餓死在布達佩斯貧民窟,而其外祖父母則死於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毒氣室。而在布達佩斯貧民窟時,作者母親更是常常不下床,直到嬰兒時期的作者大哭才下床照顧。嬰兒會大哭整天停不下來是因為,他們感受到父母的焦慮、困難,但不知道怎麼處理,只能大哭。

  ▶ 同理的好奇心是扭轉成癮絕境的起點
  但可以慶幸的是,人腦也是有彈性的器官,即使是童年腦的發展「沒得選擇」的重度藥癮者,一些重要腦部迴路仍會持續發展。要重建成癮者的大腦,麥特醫生認為「正念覺察」可以打破這個迴圈。

本書特色

  成癮是脫離現實,為了逃避恐懼跟怨恨,而關注自己的心智,則可重新正視支配成癮行為的負面情緒。他的經驗中,成癮者時常把「我不知道自己是誰」掛在嘴邊,他建議要以出於同理的好奇心,關注發生在自己內在,重新定義自己。

  ▶ 麥特醫生的戒癮心法4+1
  「會跌倒的才是所謂『人』」。
  麥特醫生認為要改變成癮,就是去做,去了解會復犯。這不代表戒癮失敗,而是重新開始的契機。

  【戒癮心法4+1】
  1. 重新定義:有意識的觀照自己的衝動(當癮頭上來時)。
  2. 重新歸因:檢視衝動的源頭(那些很早以前在腦部設定的神經迴路)。
  3. 重估聚焦:當癮頭來時,選擇其他事務(也許只堅持5分鐘,又何妨)。
  4. 重估價值:認識成癮衝動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1. 重新創造:尊重衝動,轉而表現成為創造力

作者簡介

嘉柏‧麥特(GABOR MATÉ)

  曾獲加拿大最高榮譽平民勳章也是加拿大知名醫師兼暢銷作家,堅信身心不可二分,專長為創傷對於生理與精神狀態的影響(包括自體免疫疾病、癌症、ADHD、成癮等等)。現已退休,但仍持續進行著述,並受邀前往世界各地演講。撰有多本探討注意力缺失症、壓力、發展心理學、成癮的著作,作品翻譯超過二十五種語言。

  作者曾為《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執筆醫學專欄,以科學研究和個案遭遇為經,以自身洞見和經驗為緯,呈現出具啟發性的宏觀,為讀者和讀者周遭的人,賦予療癒自我的力量。他也曾擔任家庭醫師,提供緩和照護,並為溫哥華市中心東區的藥癮病患看診。

  著有多部暢銷書,含《Scattered Minds: The Origins and Healing of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神紛心散:注意力不足症的原因和治療)、《When the Body Says No: The Cost of Hidden Stress》(當身體說不的時候),以及本書《成癮與我們的距離比想像中的還近!》,並與心理學家戈登.紐菲爾德(Gordon Neufeld)合筆,寫下《Hold On to Your Kids: Why Parents Need to Matter More than Peers》(緊緊抓住孩子:為什麼父母比同儕更重要)。

本書簡介
本書特色
作者簡介
目錄

目錄

導讀  無法自拔的成癮,從大腦失衡開始李政家
推薦序 阻止成癮者的反反覆覆鄭光男
推薦序 信任才是反毒宣導的關鍵譚熺賢
推薦序 前成癮者對毒品的自述阮橋本
譯者序 以點・線・面解讀本書高子璽
作者序 那些發生在我成癮病友身上的真實故事
閱讀之前 說到底,什麼是成癮?
緒論  我們,與成癮者的距離
關於本書 我是「餓鬼」,我的病患也是

第1部:駛往地獄的列車
1. 何處是我家?
2. 藥物的致命桎梏
3. 天堂之鑰:以成癮逃脫壓力
4. 你不會相信我的生命故事
5. 安琪拉的爺爺
6. 懷孕日誌
7. 貝多芬出生的房間
8. 讓光明再次照見人生

第2部:身為醫師的我,也有需要戒的癮
9.  知己,知彼
10. 十二步戒癮指南:2006年4月5日

第3部:成癮者的腦部會呈現不同狀態
11. 成癮是什麼?
12. 藥物是否會導致成癮?
13. 腦的不同狀態
14. 針頭下的溫軟擁抱
15. 古柯鹼、多巴胺與點心吧:成癮的激勵機制
16. 像是被禁閉的小孩

第4部:成癮的大腦是如何發展的?
17. 當腦早就沒有選擇,只能成癮
18. 創傷與壓力:成癮生物學
19. 問題不在基因

第5部:成癮歷程和成癮人格
20. 「想要盡力空出的空虛」
21.  過度往外探求:容易成癮的人格
22. 愛的劣質替代品:行為成癮與其根源

第6部:擘劃符合人道的現實:走過「向毒品宣戰」的時代
23. 心理錯位與成癮的社會根源
24. 知敵,知己
25. 「向毒品宣戰」:失敗的戰役
26. 選擇的自由與自由的選擇
27. 擘劃未來:針對藥物的啟發性社會政策
28. 必須跨出的一小步:減害指引

第7部:療育生態學
29. 力量:來自出於同理的好奇心
30. 內在的心理氣候
31. 戒癮心法4+1
32. 清醒與外環境
33. 給親友與照護者的一句話
34. 無可失去:成癮與靈性探尋

跋幾段回憶,幾個奇蹟
後記如果我活過這關,我就戒掉古柯鹼
附錄一領養與雙生子研究謬誤
附錄二注意力缺陷症與成癮的距離
附錄三成癮的預防
附錄四「十二步」戒癮計畫
誌謝感謝各方的協助

回上一頁
bottom of page